
巴巴羅薩來客
作者:約翰·加德納
更新時間:2017-12-14 16:30:09 [共41章]
最新:第 41 節
主角是斯捷帕科夫,邦德的書名叫《巴巴羅薩來客》,是作者約翰·加德納寫的一本軍事、賺錢、戰爭類小説,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推薦。主要講的是:序幕:娘子谷
基輔的猶太人都來了。他們衣着整潔,雖然他們並不真的害怕——起碼現在還不害怕,因為滿城的告示都只是説要他們搬家,但心裏卻一直犯嘀咕。
他們帶着一切能帶走的東西,幾百人一批,有男人,有女人,有孩子。他們懷着一線希望,願上帝保佑安寧。他們行色倉皇,原來還是感到恐懼。他們遵照命令來到了梅爾尼克街和傑赫季亞列夫街的街口。
希特勒對蘇俄的入侵,代號巴巴羅薩行動,剛開始僅三個月零七天。入侵是1941 年6 月22 日開始的,現在正是9 月29 日。這一年,斯大林不顧關於納粹即將入侵的一切警告,他認為這都是英國人設下的圈套,其目的是為了挑撥俄國和德國之間的友好感情。
10 天前,德國第29 軍團和第6 軍團踐踏了烏克蘭光榮的首都基輔市。
她在革命前以聖基輔聞名,因為這座城市就坐落在俄國第一個基督教堂的地址上。
這時,這些猶太人被迫排成整齊的隊伍,沿着梅爾尼克街出城,向着那塊古老的猶太墓地,向着那荒涼而險惡的娘子谷緩慢行進。
負責押送他們的,是一支由多方人員組成的特別隊,包括黨衞隊保安處和保安警察局,以及黨衞軍特務營第3 連和第9 警察營的一個排,同時由第305 警察營和烏克蘭輔助警察分隊支援。
這批猶太人的烏合隊伍被帶到壑谷附近時,立刻被圈進帶刺的鐵絲網內。他們被迫交出自己的貴重物品,然後脱光衣服,十人一組向壑谷的邊緣走去。
他們一走到那裏,保安處、警察局和黨衞軍的士兵便立即開槍射擊。射擊開始後,那裏是一片恐怖的叫喊。然而負責押送這些人的士兵一點也不心軟。他們閉上耳朵,不去聽那婦女和兒童歇斯底里的叫喊。他們合上眼睛,不去看那恐怖的場景。他們閉住一切思想,一心只管執行自己的任務。他們像在屠場裏幹活的屠夫,把那些哭泣着、哀求着的兒童、老人以及懷抱嬰兒的母親,光着身子拖向壑谷的邊緣。
白天過去黑夜來臨,這些屍體被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沙土,而劊子手們卻返回軍營,享受他們額外犒賞的伏特加去了。
整整兩天裏,除了紛飛的血肉和碎骨,以及機關槍不停地囂叫,這裏什麼也沒有。兩天過後,33771 名猶太人被屠殺在這片原始、荒涼而恐怖的地方。今天來這個可怕的場所參觀的人都發誓説,他們能夠聽到叫喊聲和哀求聲,這種聲音響徹天空整整48 小時,只不過不時為子彈的爆裂聲所打斷。
這場反人類的恐怖罪行的主使者、黨衞軍分隊長保羅·布洛貝爾於1948年被判處死刑,於1951 年6 月8 日在蘭茨貝格監獄被絞死。在審訊過程中,多次提到布洛貝爾的副手、黨衞軍小隊長約瑟夫·沃龍佐夫的名字。據説就是他驅趕那些男人、女人和孩子去死的,就是他把他們分成十人一組推下娘子谷的。
使人對沃龍佐夫更痛恨的是,他還是一個烏克蘭人。在1941 年巴巴羅薩行動的初期,他投降了黨衞軍,成為許多“外國志願者”之一,在武裝黨衞軍特務營服務。戰爭一結束,許多組織和個人就開始尋找這個人的蹤跡,但是幾乎沒有什麼發現。有一點大家都知道,在1942 年夏天的某個時候,他曾經在臭名昭著的黨衞軍司令官弗朗茲·賴希施倫特手下效力,這個德國人負責管理索比堡鎮附近的波蘭集中營,在那裏有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被投進毒氣室。
波蘭地下武裝最後在索比堡舉行起義時,約瑟夫·沃龍佐夫卻逃脱了。
若干年以後,在1965 年,當調查曾在該集中營服役的11 名黨衞軍軍官的罪行時,有關這個烏克蘭叛徒的更多情況被揭露出來。甚至有跡象表明,他已經在斯平恩或奧德薩的幫助下逃往北美,這類組織專門從事把前黨衞軍軍官裝扮成無辜平民的勾當。但是卻缺乏確鑿的證據。
他的名字已列入被通緝的戰犯名單,但一直沒有被抓到。直到1990 年12 月以前,一直沒有關於約瑟夫·沃龍佐夫更多的消息。
1霍索恩鎮
新澤西州的霍索恩鎮,離曼哈頓中心不到一小時的車程,不過,一個陌生人糊里糊塗到了那裏,諒必會以為是到了英國北部鄉村的一個小鎮。
確實,這裏的主要道路比你在蘭開郡、約克郡或泰恩——韋爾郡見到的要寬,然而,一排排相連的磚房卻與你在博爾頓或布萊克本一帶某些抗寒社區看到的樣子完全相同。只有頭頂上的電線和交通燈提醒你現在是在美國,但地域感卻與英國北部出奇地相似。
奧西館是霍索恩鎮最有名的就餐處之一,它是一家單層的意大利餐館,以它主人的名字命名。在大多數夜晚,它總是食客盈門,奧西高大的身影穿梭於餐桌之間,定菜,跟老主顧逗樂,上菜,他和顧客都認為這裏提供的是全美國最好的意大利菜餚。
1990 年12 月26 日是星期三,他用同情近似憐憫的微笑歡迎他最忠實的顧客之一喬爾·彭德雷克,這個老頭兒一週至少四個晚上來奧西館吃飯。在9 月以前,大家都知道,他只是同他的老伴安娜一週來吃一次。然而,安娜從沒聽説生過一天病,卻在勞工節①那天突然死了。這對老喬頭幸福而平靜的生活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那天她烤完麪包又聊了一會兒天,接着就死了。醫生説她死於嚴重的心臟病突發症,他曾經幾次警告安娜,她的身體太胖,膽固醇已超過正常指標。這一點兒也沒有給喬爾·彭德雷克老人帶來幫助。他同安娜是1946 年在船上相遇並相愛的,當他倆得知已經被移民局接受時就立刻結婚了。
喬爾來美國時才29 歲,安娜27 歲;他倆都知道,他們是幸運的一對兒。